哈佛沒教的幸福課 Carrie Pilby。
這是一部相見太晚的電影。
女主角是個高材生,看起來是因為比同年齡的人的心智高太多,導致她不喜歡跟人群交流,
但其實她在感情上受過嚴重的傷害,並且變得無法相信別人。無法相信愛情。
而因為生長的經歷比較特殊,她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從而也很難交到朋友。
爸爸的好友是女主角的心理醫師,他覺得女主角不是在一個正常的狀態,並不開心,所以做了幾個建議,希望女主角都去做嘗試。
1. 去一次約會
2. 交一個朋友
3. 跟一個人一起度過跨年
4. 養一隻寵物
5. 做一件小時候很喜歡做的事
6. 閱讀一本最愛的書
其實並不是這六件事情救了女主角,而是這六件事情都剛好可以打開心中的那個結。
面對那個心結,把一切發洩了出來,然後,才能敞開心胸。
壓抑,是女主角最大的問題。
常有的生氣、失望等情緒,都會被自己的理智壓抑下來。智商不低的人,總是看得清楚世間的道理這樣那樣,
智商再高一點的人,就能夠進一步控制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不應該這樣那樣。
於是活得就像是教科書一樣,唯一能夠解放的只有在閱讀讓人沉溺幻想世界中的愛情文學小說。
很精彩的一部電影! 是從小說改編的。
演員亮眼,配角也都很棒。
最重要的,在拍攝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好像真的能夠傳達至少9分的氛圍。
我常覺得有些電影在拍攝一個人的生活的時候,因為都是第二人視角,所以感受不到一個人的氛圍,
這部電影的導演功力可見一般!
雖然,裡面這些努力和改變看起來是在改造一個人的世界,把女主角重新體驗另一個世界,
但其實只是把女主角從過去的傷痛裡解脫出來。
女主角不是不會愛、不是不相信感情,她只是不敢而已。
但這解脫的故事安排也相當引人入勝,比起全新改造脫胎換骨要來得更引人深省。
主角雖然是個智商很高的女孩,但她就跟你跟我沒有甚麼差別。
過去發生的傷痛,常常讓我們裹足不前,把很多「不敢」做的事情,內化成為「不想」或是「不應該」做的事情。
常常在這樣防衛自己的背後,那沒有盡頭的溫柔和浪漫,就這樣被壓抑著。
常常那真正能讓自己開心的幸福,被自我防衛機制阻擋著。
這都是正常不過的。
其實想要選擇沒有這樣的開心和幸福也沒有不行,不一定要像主角這樣對別人再次敞開心胸
(認真覺得這是她運氣很好沒有遇到壞人再受傷)
只要能了解自己、面對自己,能夠再培養起其他讓自己幸福快樂的事情,
那也絕對會是另一種 令人拍手叫好的 勵志故事。